隨著對肺氣腫、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囊性纖維化等疾病的深入了解,人們更加認識到肺部給藥是一種集靶向與非侵入性于一體的藥物給藥系統。故開發非侵入性藥物輸送技術將成為近年來新的技術熱點。肺部給藥具有明顯的優勢,因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與其他給藥方式相比,肺部具有較大的吸收面積,肺泡表皮薄,毛細血管網豐富等特點,且可避免肝臟首過作用而直接將藥物遞送到局部或全身,因此使用方便、起效快。這種新型的肺部給藥的方式極有可能成為呼吸道給藥劑型的重點之一。藥物粉末在吸入氣流中的粒徑分布是影響 DPI 吸入效率的一個關鍵因素。普遍認為空氣動力學粒徑范圍在 1 ~ 5 μm 的藥物粉末可以被有效地吸收。研究證明,粒徑超過 10 μm 時大多沉積在上呼吸道,粒徑小于 0.5 μm 藥物則很容易在未沉淀前被呼出或黏附在口腔,而 0.5~ 8 μm 的氣化顆粒可以最大限度地沉積在下呼吸道中。
傳統噴霧機的種類主要有離心式、壓力式和氣流式,這些設備上所采用的霧化器由于其結構的特點,所產生的液體顆粒比較大,粒度分布寬。目前,發展出了新型的微孔板霧化器,它是利用壓電驅動的方式使流體通過孔徑為 3~10 μm 的微孔板而形成噴霧。根據微孔板的振動形態可將霧化器分為靜態網孔霧化器(Static Mesh Nebulizers)和振動網孔霧化器(Vibrating Mesh Nebulizers);靜態網孔霧化器采用超聲波換能器產生高頻振動,推動流體從靜態網孔中噴出成霧;振動網孔霧化器中微孔板的孔型是一種上大下小的結構,流體接觸這種高頻振動著的微孔板可在微孔板下方形成微噴。這種振動網孔式霧化器采用的是薄的壓電陶瓷片直接與微孔板相粘連組成壓電陶瓷霧化片的形式,其霧化效果好、功率小。核孔膜孔徑均一、孔形規則、孔徑孔密度可精確控制,是用于制備靶向治療霧化片的理想孔板材料。以其為基材制備的震動微網霧化器,形成的霧滴平均粒徑小、粒度分布窄而均勻,正常工作過程中對藥液的溫度影響小,特別適合低粘度流體的微米級霧化,故在微納制藥裝備領域有巨大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