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孔膜的研發者是王玉蘭博士?。王玉蘭博士是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長期致力于核孔膜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開發,并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
核孔膜是一種通過高能粒子或核反應堆中的熱中子引發的重核裂變碎片照射有機高分子薄膜,經過化學蝕刻處理形成的濾膜。其孔徑大小均一,直徑范圍從幾納米到幾十微米,具有孔徑精確可調、機械強度高、化學和熱穩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優勢。核孔膜技術在多個領域有廣泛應用,包括生物醫藥、食品、電子、環境工程等。例如,在生物醫藥領域,核孔膜可用于高端過濾、細胞灌流培養等;在食品工業中,可用于除去飲料中的雜質,改善澄清度;在電子工業中,可用于制備超純水和凈化環境氣體。
此外,王玉蘭團隊還研發了非對稱核孔膜,提高了膜的納污能力,并應用于大輸液終端精密過濾器、飲用水凈化、空氣凈化等領域?。
核孔膜簡介
核孔膜是由重帶電粒子在絕緣物質上打孔和化學蝕刻擴孔而成。當重帶電粒子在絕緣物質薄膜中的可蝕刻射程大于薄膜厚度時,在每個垂直入射的重帶電粒子路徑上產生的輻射損傷,可用化學方法優先蝕刻,形成穿透絕緣薄膜的比值通道(微孔)。具有一個或多個這種穿透性微孔的絕緣薄膜稱為核孔膜。制造核孔膜的重帶電粒子分兩類:一種是重離子加速器產生的重帶電粒子束,另一種是裂變碎片,它可由放在核反應堆中子束上的裂變靶產生。圖2為核孔膜和曲孔膜的電鏡照片。